《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 年第 17 卷第 23 期(中文数据库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孙伟
东海县中医院 江苏连云巷 222300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联合微创手术减轻肛肠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行肛肠手术患者抽取 72 例,随机分 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微创手术 + 中药外洗,对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 于对照组,P < 0.05;术后第 2 日、第 4 日、第 6 日不同时间评价疼痛情况,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中药外 洗联合微创手术用于肛肠疾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药外洗;微创手术;肛肠手术;疼痛;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8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026(2022)23-024-01
痔疮是肛门常见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而且会随着年龄 发展增加痔疮的患病率。研究发现,痔疮会引起肛门功能失调, 肛门坠胀,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发生紊乱,一般认为痔疮发病 和肛垫下移、静脉曲张等因素相关,当发生嵌顿后会出现明显的 疼痛,临床治疗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 [1] 。可是,无论药 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都容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会 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具体临床选择何种方案,还是要按照患 者的病情,选择多种方式联合治疗,才能利于患者创面愈合,减 轻疼痛,确保疗效 [2] 。本文对中药外洗联合微创手术用于肛肠术 后效果更佳,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 2020 年 1 月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行肛肠手术治疗的 患者随机抽取 72 例,按双盲法分成 2 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 男女比 22:14;年龄 20-69 岁, 均值(42.87±10.22);疾病类型: 痔疮 23 例,肛裂 2 例,肛瘘 2 例,肛周脓肿 5 例,肛门直肠脱垂 4 例;疼痛性质:20 例为手术创面疼痛,16 例为排便疼痛;观察 组: 男女比 23:13; 年龄 21-67 岁, 均值(43.11±9.35); 疾病 类型:痔疮 24 例,肛裂 3 例,肛瘘 2 例,肛周脓肿 4 例,肛门直 肠脱垂 3 例;疼痛性质:22 例为手术创面疼痛, 14 例为排便疼痛; 两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微创手术治疗,针对 1 期、2 期内痔实施消 痔灵注射术治疗,3 期、4 期混合痔实施小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 控制手术切口面积,消痔灵注射直肠下脱垂粘膜,针对肛周脓肿、 肛瘘等选择主灶切口,实施多切口对口引流,维持脓腔、瘘管等 引流的畅通,尽可能减小创面切口大小;针对肛裂患者将哨兵痔、 乳头瘤等切除,剔除裂口周围瘢痕,维持括约肌完整;针对直肠 脱垂给予近端结扎操作,配合消痔灵柱状进行远端注射术治疗。
针对大便干燥者,配合中药汤剂口服;便溏者给予中药汤剂、 胃肠菌群调理药;大便量少者提供纤维多糖胶囊以此增加便量。
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洗, 选择具有解毒、燥湿、 止痛和祛瘀功效的中药方剂,药方中主要包括生地榆、紫花地丁、 蒲公英、土茯苓、地肤子、侧柏叶、苦参、明矾、蛇床子、川椒、 苍术、白芍、黄柏、甘草、元胡等药物,以水煎 5min 左右,将药 渣去除,将药汁晾至温凉,安排患者坐浴,每次控制 15min 时间。
坐浴后,取痔疮宁栓置于患者直肠中,取马应龙对患处涂擦, 术后 1 周对患处涂擦京万红。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 [3] 显效:治疗后疼痛消除;有效:治疗后疼痛减 轻;无效:治疗后疼痛未见缓解。治疗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 率。根据疼痛量表(V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第 2 日、第 4 日和 第 6 日评分,得分低表示疼痛程度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 SPSS22.0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 [n(%)] 表示,χ2 检 验;计量资料【 x ±s】表示,t 值检验,P < 0.05 说明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分析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表 1.
表 1 组间疗效 [n(%)]
组别 | 例数(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36 | 30(83 .3) | 5(13.9) | 1(2.8) | 35(97.2) |
对照组 | 36 | 20(55.6) | 9(25) | 7(19.4) | 29(80.6) |
| 5.062 | ||||
P | 0.024 |
2.2 分析两组疼痛评分
两组创面疼痛、排便疼痛情况评分,从术后第 2 日、第 4 日、第 6 日不同时间段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表 2.
表 2 两组疼痛评分【 x ±s,分】
组别 | 术后第 2 日 | 术后第 4 日 | 术后第 6 日 |
观察组(n=36) | 4.18±0.22 | 3.15±0.28 | 2.01±0.33 |
对照组(n=36) | 6.39±1.17 | 4.49±0.98 | 3.37±1.12 |
t | 11.138 | 7.888 | 6.988 |
P | 0.000 | 0.000 | 0.000 |
3 讨论
痔疮发病后,便血、疼痛是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生活 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痔疮临床治疗有口服给药,手术治疗,针 对术后疼痛的治疗,有使用镇痛药、禁食控便及使用麻醉剂等方 式,可是,如果使用长效麻醉剂很难吸收,而且局部组织会出现 毒性反应,如果肌肉注射给药还会导致局部坏死,对末梢神经髓 质造成损伤。由于镇痛药起效时间短, 如果长期用药易成瘾, 所以, 临床需要选择具有无害、止痛的方案,才能真正解决肛肠手术后 疼痛的问题。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造物以中药外洗联合微创手术,针对创面 疼痛、排便疼痛、并发症疼痛、直肠内积留大便或异物于肛管引 起的疼痛、瘢痕疼痛效果更显著。其中微创手术能减小对患者患 处造成的创伤,保持创面的平整性,维持通畅的引流,尽可能控 制有异常对创面造成的污染,指导患者正常进食,增加排便量, 维持大便的通畅状态 [4] 。同时选择中药外洗,由我院自行配置的 中药汤剂进行坐浴,能有效对患处创面进行清洁,对于患处周围 血液循环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帮助患者消肿止痛,预防 手术创面发生感染,对于手术创面愈合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贵平 . 中药外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体会 [J]. 医学食疗与 健康,2019(14):26-29.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 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 会 . 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 版)[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
461-463.
[3] 李曰庆 . 中医外科学 [M].2 版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227-237.
[4] 黄李,梁兴旺,石伟,等 . 中药外洗 2 方坐浴联合中医 定向透药缓解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J]. 中国民间疗法, 2018,26(9):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