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胃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临床分析
日期:2022/10/21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 年第 17 卷第 23 期

北大荒集团总医院  (黑龙江省第二肿瘤医院)   150000  黑龙江哈尔滨市

摘要: 目的:评估对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9 年 7 月~ 2022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行胃癌 治术患者 98 例,分为联合组(全麻 + 硬膜外)和全麻组各 49 例,对麻醉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MAPHRSBP  DBP 指标术中 插管后、手术 1 小时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麻醉药用量明显更少,恢复自主呼吸、苏醒、拔管时间明显更短,清醒时 MAC 水平明显更低, 同全麻组对比, 有显著的差异, 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全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 满足手术理想的麻醉效果, 麻醉药用量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词: 胃癌根治术;全麻;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026(2022)23-042-01

 


胃癌治术是治疗胃癌有效治疗方法,麻醉药的耐受水平较 ,全麻药物对组织脏器有一定的影响,全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以减少麻醉药物用量 [1],保证较好的麻醉效果, 有利于术后康复, 现对 2 种麻醉方法在胃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

1.1 一般资料  2019 年 7 月~ 2022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行胃癌 治术患者 98 例,

联合 49 例,  其中男 27 例,  女 22 例,  年龄 44~73 岁,  平均 年龄(55.2±1.5)  岁;  平均体重(56.2±5.2)kg。全麻组 49 例, 其中男 29 例,女 20 例,年龄 45~72 岁,平均年龄(52.5±1.4)岁; 平均体重(56.0±5.5)kg2 组基本资料无差异性,p>0.05,  有可 性。

1.2 方法

全麻组,麻诱导应用芬太尼、咪唑安定、丙泊酚及苯阿曲    药物剂量分别为 0.2mg、2mg、50mg、8mg,  采取静脉注射。

3 分钟后,无不良反应进行气管插管。持续给予诱导药物,术后

给予镇痛 [2]

合组,  硬膜外麻醉,  进行穿刺,   T8~T9 为穿刺点,  置管,  2% 利多卡因 4mL,观察 5 分钟,再加 8mL,达到麻醉平面后, 进行全麻诱导同全麻组。手术过程中,每 45 分钟进行硬膜外给药 2% 利多卡因 4mL[3]

1.3 观察指标  对比 2 组不同时间点 MAP、HR、SBP 和 DBP 指标情况,对麻醉指标(恢复自主呼吸、苏醒、拔管时间、清醒  MAC)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对各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计量用 表示,用 t 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 MAPHRSBP  DBP 指标 

1 可见,麻醉前和拔管时 2 组患者 MAPHRSBP DBP 指标对比无差异性,p>0.05;联合组术中插管后、手术 1 小时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全麻组,且组间有明显差异性,p<0.05.


1 术中生命体征指标情况

观察指标

间点

联合组(n=49)

全麻组(n=49)

P

 

SBP(kPa)

麻醉前

16.3±1.4

17.7±1.6

>0.05

管后 3min

14.4±1.9

21.7±3.0

<0.05

1 小时

13.5±2.4

18.8±2.2

<0.05

拔管时

16.2±2.4

16.0±2.3

>0.05

 

DBP(kPa)

麻醉前

10.4±1.6

10.5±0.9

>0.05

管后 3min

8.5±1.5

11.5±2.3

<0.05

1 小时

8.6±1.6

11.1±1.9

<0.05

拔管时

10.2±2.2

10.2±1.8

>0.05

 

MAP(kPa)

麻醉前

12.4±1.2

12.5±1.6

>0.05

管后 3min

10.6±2.2

14.6±2.2

<0.05

1 小时

10.4±1.9

13.5±2.2

<0.05

拔管时

12.3±1.5

12.4±1.5

>0.05

 

HR(次 /min)

麻醉前

73.6±13.8

75.6±12.5

>0.05

管后 3min

84.6±12.6

95.1±14.0

<0.05

1 小时

83.5±12.0

96.5±13.4

<0.05

拔管时

86.8±13.2

86.6±15.7

>0.05

 


2.2 对 2 组患者麻醉指标情况进行对比

由下表观察可见, 联合组麻醉药用量明显更少, 恢复自主呼吸、

、拔管时间明显更短,清醒时 MAC 水平明显更低,同全麻 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


2 麻醉观察指标情

观察指

联合组(n=49)

全麻组(n=49)

P

麻醉药用量(mg)

230.65±5.68

405.35±5.86

<0.05

复自主呼吸时间(min)

4.30±1.18

6.84±1.63

<0.05

后苏醒时间(min)

7.15±1.84

21.35±2.52

<0.05

拔管时间(min)

10.53±2.64

29.35±2.56

<0.05

清醒时 MAC(%)

0.22±0.06

0.43±0.05

<0.05

 


3 讨论

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于胃癌根治术,硬膜外麻醉可以阻滞 交感神经有利于血管的扩张,联合全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物的 用量,并以迅速、有效地发挥麻醉效果,并且苏醒和拔管时间 均明显缩短,发挥两组药物的优势,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降 MAC,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4]

从本研究结果可见,术中插管后、手术 1 小时联合组 MAP、 HRSBP  DBP 指标明显更低,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并且联 合组麻醉药用明显更少,恢复自主呼吸、苏醒、拔管时间明显 短, 清醒时 MAC 水平明显更低, 同全麻组对比, 有显著的差异。

总之,  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满足理想的 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考文献:

[1] 支晓雁,薛小云,田毅,等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 全身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术后疼痛及预后比较的系统性评价 meta 分析 [J]. 中国医药导2020,17(4):117-122.

[2] 陈力 ,李士通 . 持续硬膜外输注局麻药可改善高血压病人 手术的循环稳定性 [J]. 中国临床医学 ,2015,12(6):1 107.

[3] 何冠,曹晓霞,朱彬,等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 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影响分析 [J]. 现代消 及介入诊疗,2018,23(05):54-57.

[4] 葛宁花,薛张纲,蒋豪,等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 血浆儿茶酚胺的影响 [J]. 中国临床医学 ,2015,8(2):150-152.

者简介:丁超 1981 年 07 月,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省市) 尔滨市,职称副主任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 临床麻醉




上一篇: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用于高血压并高血脂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下一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
临床医学文章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鲁字第37H0A668号/互联网信息服务资格/中国期刊数据库/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客服电话:010-5827999 客服QQ:2158620360 邮箱:chinese_data2010@126.com
Copyright ©2010- 中文学术期刊源数据库 鲁ICP备2022025313号-1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