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家》2022年11期
丁川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合同是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稳定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深化和与亚欧非国家互利合作的加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 机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进行发展。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商务合同是整个施工企业生 产经营的核心和关键。随着我国建筑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建筑市场不断规范化,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工程承包管理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国际项目商务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风险及解决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 国际项目; 合同管理; 风险管理
引言
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对工程项目而言,对于保障质量、保证进度、控制 投资(即目标成本)都十分重要。在保证合同双方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明 确了合同双方应履行的职责。由此可见,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质量, 对于国际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开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国际工程合 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实施有效的对策,使国际工程合同能够充分 发挥其作用。
1 国际项目商务管理的特点及风险
多年来, 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法规, 同时,行业标准、 报价规范也有明确规定。国际工程招投标在合同、工程量清单等方面与国 内招投标制度存在差异。随着国际工程项目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实力和水 平相差不大,作为有经验的承包商,能够更好地了解东道国的招标投标制度, 规避风险,准确报价,不仅可以在投标中起带头作用,还可以避免盲目低 价中标,项目面临损失甚至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对于国际项目,由 于国与国之间的语言障碍、对当地市场环境缺乏了解、市场研究存在困难、 处理纠纷的客观情况困难,导致项目管理的各种风险,如政治风险、法律 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税收风险、资金支付风险、运输风险、汇率风险等。
2 国际项目商务合同管理风险的解决对策
2.1 优化合同拟定和谈判方式
要解决国际工程商务合同问题,就必须要优化合同拟定和谈判方式。 从概念上来说,国际工程的施工合同具备多重特征,因此国际工程合同的 拟定和谈判,总是会切实的影响一个企业的合作成果、工作效益以及最终 收益,而这些因素往往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为了促进 一个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谈判能力以及协商能力。企业负 责谈判的员工组成方式必须要结合实际,从企业的发展情况出发,最终科 学化决定谈判相关人员的组成方式。国际工程合同的谈判团队往往是根据 国际标准由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法律人员等专业化、专门化人员负责,以 最大程度上的防范风险,减少因国际性的差异产生的不必要的冲突及摩擦, 并使国际合同的签订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减少因法律而形成的不必要的 风险,准确掌握国际合同签订的正确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在谈判 中的专业性,重视项目进行中相关的资料收集,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 率去进行国际工程合同的准备工作。
2.2 提高合同管理人的综合素质
想要提高国际项目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水平,就要提高合同管理人员 的综合素质。企业要重视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合同管理人员专 业知识、职业道德、责任心等方面的培养。在培训过后,还应设置相应的 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检验培训的效果,并且根据考核的结果给予受训人员 相应的奖励或惩罚,以此调动合同管理人员主动学习、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并且在招聘合同管理人员时,要注重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实践经验。
2.3 提升对合同履约的管理与监督
合同订立后,相关合同谈判人员应与工程施工负责人员进行交流讨论, 着重指出合同条款中利害要点,使施工工作趋利避害 ;施工过程中,承包
方要严格遵循合同约定的条款及时间限制履行合同,定期或不定期对合同 履行情况进行抽查取样分析,避免出现违约状况。提前制定紧急措施,完 善合同相应的各类手续,为合同结算提供相关法律依据,做到事前预防、 事中控制,防患于未然。
2.4 增强合同意识
现在许多企业都是在合同谈判、签订的过程在中,因为自身的风险意 识不够强,因而对国际工程的合同条款方面的分析、审核不够严格化处理, 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损失,多走一些没有必要的弯路,甚 至为企业带来了难以挽回的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合同风险的防范意识。首先,企业必 须建立起内部的较为完善、科学的法制宣传教育制度。就目前的情况而言, 一些企业内部干部职员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淡薄是一个企业在实施法律、 法规以及企业规章制度过程中的障碍。加强法制教育的培训以及宣传,增 强企业内部主力干部的有关国际劳动合同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尤其是 一些企业领导人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这些措施是加强企业法制建设、 实现依法管理企业的一些必要前提。企业领导人是企业的最高行政领导, 如果他们不具备一定的合同法律知识,就不能有意识地主动把法律手段运 用到企业管理中去,这样,提高企业员工的合同意识就是一句空话。与此 同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员工是企业的主人,若企业员工没有足够的劳动 合同法律意识,也就无法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也无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 护企业项目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项目实施阶段的合同交底, 最大程度上的履行自身承担的义务,全面熟悉、了解合同规定的全部文字 性内容,已达到对所有工程合作合同条款拥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清晰的理 解和认识。
2.5 落实合同归档完整,控制合同信息化管理
国际项目工程合同是合同双方在国际项目工程从事各种活动的依据, 明确了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等,为工程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因此合同的归档工作也不容忽视。应建立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由专 门的合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保证工 程合同档案归档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并且要保证归档的合同必须 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原件。
结语
在行业准则不完善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做的是尽可能规范每一个合同签 订,严格遵循合同各项条款,严防死守,尽最大努力避免问题找上门。
参考文献:
[1] 辛太列.建筑工程项目中工程监理的合同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 饰,2020,(17):151-152.
[2] 李显吾. 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及存在问题[J]. 建材与装饰, 2020,(17):153+156.
[3] 李欣谕.浅谈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在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 以城 市污水处理厂为例[J].建材与装饰,2020,(16):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