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家》2022年11期
张寓涵
自贡市人事考试评价中心 四川自贡 643000
摘要: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以及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一大标志,也是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 的不断进步,乡村振兴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乡村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为显著。在本文,笔者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对当前的乡村档案管 理工作展开了分析,并借此提出了优化档案管理效果的策略,希望为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带来帮助。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档案管理; 工作研究
作者简介: 张寓涵、1993 年 7 月,女,四川自贡,硕士研究生,初级,研究方向: 档案管理
引言:
在乡村环境和经济体系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型的乡村档 案,这些档案的内容和数据信息,能够为我国发展农业和振兴乡村提供一 定的参考和帮助。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乡村档案的类型越来越多, 要保证这些档案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就必须要加强对乡村档案的管理工 作,重视在建设乡村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档案类型和数量,尽可能地保证 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
一、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
1. 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对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越来 越重视,也一再地为各个地区下发相关的政策规定,旨在希望能够提高对 该项工作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环节,根据有关的调查发现,乡村振 兴环节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被地区的领导所重视,有些不过是把该部 分工作走个流程,没有对其进行实际的管理和优化。对于大多数领导来讲, 他们的思想观念里认为档案管理与振兴乡村之间的关联度不大,从而就无 法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 [1]。
2. 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不足
一般来说,加强对档案内容的管理,主要应当保证档案具备足够的完 整性,并且档案部分的连续性也必须要满足标准。乡村振兴工作并非一朝 一夕能够完成,需要在不断地进展中根据发展情况和进度对其进行策略调 整,在这一环节,完整和连续性的档案能够为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从 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进展。不过,目前在该项工作中,档案管理缺 乏足够的完整性,可能存在部分信息不够真实,资料缺失或者损坏的情况。 这样一来,就无法发挥档案的实际价值,使得领导和管理人员对于乡村地 区的实际情况不能够确切地了解,而乡村振兴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有 更理想的发展。
3. 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且该技术的应用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乡村振兴的各 项工作中,也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够更好地为乡村地区的人们 创造新的生活,提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改善价值观念。而乡村振兴要加强 档案管理工作,也应当确保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原有的管理方式 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更多地区都在提倡对档案管理进行信息化探索。但 根据笔者了解,我国的大多数乡村地区在档案管理方面,依然采用纸质化 和传统的管理模式,这一方式使得档案管理的效率较低,而且档案的保管 也存在较大的难度。长此以往,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也会因为这样的档案 管理方式而受到阻碍。
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路径探索
1. 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
要发挥档案管理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领导 和管理者,就要紧跟当前新形势的发展,及时转变自身的档案管理理念, 正确地认识到档案管理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并加大对该项工作的重视
力度。作为领导人员,首先要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引导下属和其他基础 工作岗位的人员,从各个方面都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同时,要做好对档 案管理的宣传工作,结合线上线下的方式来提高宣传力度,让尽可能多的 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为后期档案价值的充分体现 做好足够的准备。此外,还要对工作人员展开档案管理的培训,明确各个 部分档案管理的职责,落实责任制度,制定激励机制,一旦档案管理存在 缺失现象,就要采取措施对负责人员进行处罚。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地 为档案管理工作细致性和管理效率的体现做好准备 [2]。
2. 对档案管理的方式进行合理化地制定
乡村振兴工作的内容组成比较多,消耗的时间成本和投入的人力都较 大,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档案信息类型也越来越丰富。要确保档案管理的 效果和准确性,就应当及时根据需求和以往的档案管理总结的经验,制定 更为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的内容范围和流程。在此基 础上,要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制定好的管理细节展开工作。主要包含对 档案信息的收集,收集范围,收集类型和标准,以及档案信息的分类,分 类标准,和对不同档案类型的管理形式等等。这一环节根据档案的类型要 对其进行编码,装订成册,以及采用专业的方式进行保管等等。除此之外, 还需要考虑到后期乡村振兴有关人员对档案的提取和审查,提前根据档案 的需求特点,做好预防措施和准备工作,从各个方面完善档案管理的制度 和程序 [3]。
3. 引入信息化档案管理方式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飞速,我国在展开乡村振兴工作 时也注重了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一些新型的电子设备和软硬件设施的提 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乡村振兴的建设效率。与此同时,要保证档案管 理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帮助,也应当引入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将所产 生的纸质化信息录入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使得档案管理的能够在网络 技术的支持下获得更长久和完整的保存。此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 也更好地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整个乡村振兴工作的长远发展作出 了很大的贡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工作是乡村振兴环节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最为 关键的内容。加大对档案的管理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为制定相关决 策和调整乡村振兴的方案,能够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因此,务必要重视 档案管理这一工作,从各个方面保证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从而推动乡 村建设力度的提升,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腾华 . 在乡村振兴中全面提高乡村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新时代 乡村档案管理路径探析 [J]. 黑龙江档案 ,2021(06):244-245.
[2] 王微 . 乡村振兴中档案管理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 [J]. 办公 室业 务 ,2021(21):121-122.
[3] 周小芳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D]. 湘潭大 学 ,2019.DOI:10.27426/d.cnki.gxtdu.2019.000420.